在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之后,4月4日,白宫官网公布了一份长达 22 页的关税豁免清单,其中详细列出了近1000种商品。
“美国成分”不加征额外关税
该文件细节显示,涉及原产于任何国家的商品,如果其中的“美国成分”占该进口商品海关报关总价的 20% 及以上,则适用原有税率,“美国成分”不加征额外关税,只对“非美国成分”加征关税。该条款依据美国统一关税表第99章附注2第(v)(xi)款执行。
文件中明确注记“Except as provided for in heading 9903.01.34”,即所有附加关税规则都将豁免于符合该条文的产品。
所谓“美国成分”,包含美国设计、美国专利、美国授权IP、美国韧体与控制系统、美国零组件、美国软件、美国原料、其他可量化的美国技术或原始价值等,条文依据为9903.01.34,以及Note 2(v)(xii)。
其他不受“对等关税”约束产品
在途商品:美东时间 4 月 9 日零点前(北京时间同日 12 点)申报进口或从仓库提取用于消费的商品,可豁免对等关税。
人道主义物资:食品、衣物、药品等用于捐赠救助的物品,享受免税政策。
信息类产品:出版物、影片、唱片、艺术品、电子介质(如光盘、磁带)及新闻通讯稿等,均豁免对等关税。
232 条款约束产品:钢铁、铝制品及其衍生品,乘用车、轻型卡车及零部件等已受 232 条款关税管控的商品,不在对等征税范围内。
特定工业与民生商品:铜、药品、化学品、半导体、木材及纸制品、金属等特定产品,获关税豁免。
稀缺矿物资源:美国本土缺乏的能源类及其他矿物产品,免于对等征税。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此次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形成了显著冲击,如何最快调整出海战略,在新形势下找到新的出海之路,是中国企业破局的关键。
1、市场多元化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国,但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可以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欧洲、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对亚洲和非洲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流向亚洲的投资1,4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占当年直接对外投资流量的近80%。其中,对东盟十国的投资达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国贸通大数据拥有全球230+国家及地区的海关交易数据及统计数据,可提供高质量外贸贸易数据,为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精准锁定潜在客户,制定最适合的市场策略。
国贸通大数据商务智能DaaS系统
2、供应链多元化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多个国家建立制造能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规避关税风险。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近年来多将东南亚、非洲、墨西哥等地区作为海外生产基地,以降低供应链成本。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厂生产,销售往美国和欧洲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范式之一。
美国也深知中国企业“借道出海”的意图,随时变化的地缘政治政策将极大地增加中国企业选择出海合作伙伴的不确定性。最终能否“借道”这些地区调整海外布局,也需要做足充分的论证后谨慎决定。
3、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品牌建设
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以电子产品为例,通过技术升级,使产品具备更多功能和更好性能,从而在价格上涨情况下仍能保持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品牌的力量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即使面对关税等成本增加,消费者也更愿意为信任的品牌支付更高价格。
来源:贸易夜航、物联网前哨等
BTD Whatsapp
国贸通公众号
在线咨询
Skype:GlobalTrad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