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出口数据分析

更新时间:2025-10-17

除了会送餐、会跳舞的人形机器人和会摇首摆尾的机器狗,机器人家族中还有一类诞生更早、应用更广泛的重要成员——工业机器人,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应用扩容的双重爆发期,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中国作为连续12年的全球最大市场不仅在生产规模上持续领跑,更在出口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情况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HS:84287000)出口额约为2.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67%。


10.16.01.png


从出口平均价格来看,2025年1-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平均价格为10025.66 USD/台,同比增长26.66%。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平均价格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有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突破,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性能;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制造业快速扩张,带动中高端机器人采购,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智能化、定制化机器人产品的需求旺盛;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品牌溢价的增加使得出口产品能够以更高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在产品结构升级、市场需求分化、成本结构优化、全球化布局等多重因素共振下,国产工业机器人出口平均价格大幅增长。


按出口国家和地区统计,2025年1-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最大出口国家和地区为波兰,出口金额为4008万美元,其次是美国和越南,出口金额分别为2846万美元、2381万美元。


10.16.02.png


2025年1-6月对波兰出口同比增长5045.55%,这其中原因有,波兰2025年GDP预计增长3.5%,成为欧盟内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其在汽车、电子、食品加工等领域快速扩张,带动了对自动化设备的刚性需求;国内头部工业机器人厂商加速在波兰本地布局,实现本地化制造和快速交付;波兰作为欧洲制造业重要基地,为应对“用工荒”,加速“机器换人”,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


具体分国别来看,2025年1-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共出口100个国家和地区,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17个国家和地区近八成市场出口额同比正增长,前20大出口市场中,出口额同比增幅50%以上的市场15个,出口额同比增幅300%以上的市场7个


从贸易地区分析来看,亚洲、欧洲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出口地,占出口总量的75.7%。在2025年1-6月对出口的主要地区中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出口亚洲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5.61%;出口欧洲9822万美元,同比增长263.89%;出口北美2879万美元,同比增长58.09%;出口拉美2665万美元,同比增长412.15%;出口非洲557万美元,同比增长1007.70%;出口大洋洲215万美元,同比增长222.31%。


10.16.03.png


从主要出口省市来看,2025年1-6月出口额前五的省市依次为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出口额合计占比达到73.38%,紧随其后的陕西、北京、山东、广西、新疆,出口额分别为1649万美元、1304万美元、1158万美元、525万美元、490万美元。

10.16.04.png


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分布及特点


产业链情况


上游:核心零部件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主要提供基础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关键的核心部件包括伺服系统、减速器和控制器,它们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性能、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代表企业有:绿的谐波、双环传动、汇川技术、埃斯顿、新松机器人、柯力传感、明治传感、奥比中光等。


中游:整机制造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游涉及工业机器人的整机制造,2025 年国产市场份额预计达 55%,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突围。

代表企业有:埃斯顿、新松机器人、汇川技术、遨博智能、新时达等。


下游:系统集成应用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系统集成及市场应用,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最早取得进展的部分,为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本土化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球主要消费市场情况


亚洲:全球最大市场

亚洲是工业机器人全球最大市场,其中以中国、日本为主要代表。中国最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新能源与通用行业驱动增长,日本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虽然同比小幅度下滑,但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市场。


北美:制造业回流重塑市场

美国是工业机器人北美最大市场,制造业回流政策的推动和协作机器人需求爆发是主要亮点。


欧洲:工业机器人密度领先

欧洲是工业机器人重要市场,2024年安装量虽同比下降,但仍为历史第二高,德国、法国、意大利是核心市场。


新兴市场:增长新引擎

以印度、东南亚、非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引擎,汽车行业是主要驱动力,占其机器人市场份额的45%。


工业机器人企业市场开发建议


根据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口情况来看,包括波兰、墨西哥、荷兰、印度等亚洲、欧洲、美洲国家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2025年上半年西欧、北美洲、南美洲等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拉动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大幅增长。


工业机器人企业可重点关注荷兰、越南、墨西哥、荷兰、俄罗斯、瑞典、哈萨克斯坦、比利时、巴西、南非、捷克、阿尔及利亚等市场。以越南为例,通过国贸通大数据人工智能DaaS系统,可以非常直观看到近期越南从中国进口工业机器人的贸易情况。


10.16.05.png

越南工业机器人采购商

根据交易频次、交易金额找到潜在采购商,对该采购商的详细信息,如产品信息、港口信息、量价情况、运输方式,数量、金额、重量等,直接分析其采购习惯。


10.16.06.png

10.16.07.png

10.16.08.png

越南采购商信息

并对该企业进行追踪分析,对其贸易趋势、背后供应商、同行、进口商RFM等进行分析,全方位了解客户信息。


10.16.09.png


精准筛选出高潜力客户,找到其联系方式非常重要!通过国贸通大数据外贸搜功能,可一键挖掘采购商的联系方式,如职位、邮箱、电话、LinkedIn、WhatsApp等。


10.16.10.png


业机器人出口注意事项


合规与认证

这是出口的首要前提,不同国家 / 地区有严格的强制性认证要求,未达标会直接导致清关失败。 


产品认证:根据目的地市场办理对应认证。例如,出口欧盟需通过CE 认证(EMC 电磁兼容、LVD 低电压指令),出口美国需UL 认证或FCC 认证,出口俄罗斯需EAC 认证。 


企业资质:确保企业具备完整的进出口资质,包括《进出口经营权备案》《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等。 


管制审查:部分高端工业机器人(如涉及精密控制、军事应用潜力)可能属于 “两用物项”,需提前查询目的地国家的出口管制清单,必要时办理《出口许可证》。


物流与防护

工业机器人属于精密、高价值设备,物流环节需重点防范损坏和延误。 


包装防护:采用定制化防震包装,内部使用泡沫、缓冲材料固定,外部用实木托盘或木箱(需符合目的地国家的熏蒸要求,如 IPPC 标识),避免运输中碰撞、受潮。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期和成本选择,海运适合大批量、非紧急订单,空运适合紧急或高价值小批量订单;同时需确认目的地港口 / 机场的装卸能力,避免因设备超重、超宽无法卸货。 


保险覆盖:购买货运险,保障货物在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坏,保额建议覆盖货物总值加运费。


税率优惠与政策

RCEP 成员国:根据 RCEP 原产地规则,工业机器人若满足40% 区域价值成分(RVC),可享受关税减免。部分细分品类(如激光焊接机器人)在 RCEP 框架下分阶段降税,第 21 年实现零关税。


欧盟:工业机器人进口关税为 0%,但需通过CE 认证(覆盖机械指令 2006/42/EC、低电压指令 2014/35/EU 等)。协作机器人需额外满足 ISO/TS 15066 力 / 速限制,激光扫描仪等防护设备需达到 EN 61496 性能等级 d。


美国:工业机器人基础关税为 0%-12%,但部分产品受 301 关税加征 25%。


欧亚经济联盟:持有 EAC 认证的工业机器人可享受20% 关税减免。


随着新兴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凭借头部企业引领、尖端技术创新、核心设备国产替代以及高性价比产品等优势,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面对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依然会不可避免面临一系列挑战。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来说,除了要关注最新工业机器人国际贸易数据变化,还需把握政策红利、技术融合、场景深耕、全球布局四大主线,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客户的需求。

数据赋能,从现在开始!

申请在线演示